威海市开展“四小”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专项检查,夯实疫情防控基石 | ||||
| ||||
为做好中秋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9月以来,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全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对辖区内住宿、洗浴、美容美发等“四小”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切实筑牢疫情防控“蓝色盾牌”。 一是突出重点,抓实抓细防疫措施。针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四小场所”人流量大、防控风险高等问题,将其作为此次疫情督导的防控重点,围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场所码”使用、预检分诊制度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医疗废物处置等关键环节,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现场检查督导。截至9月13日,全市共监督检查非公立医疗机构286户次、四小场所1375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89份,提出整改意见368条,严格督促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 二是精准指导,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坚持宣传引导与监督执法相结合,及时利用业户微信群,发布《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预检分诊关键点》和《公共场所防控明白纸》《环境消毒明白纸》《隔离场所环境消毒明白纸》等内容,帮助业户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措施,主动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严格执法,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立即改正,并跟进开展回头看活动,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大力发挥行政处罚威慑作用,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严惩不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目前,已对18家存在违法行为和落实防控措施不力的单位予以行政处罚,关停10家,约谈109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