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攻坚克难!2020年环翠区卫生健康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1-01-03 20: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环翠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应对,坚持医疗服务与疫情防控两手抓,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力守护人民健康。环翠区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年终答卷!


医疗卫生

服务能力跃升新台阶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环翠医院集团,牵头医院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到镇卫生院任“业务院长”。成立11个医疗质控中心,开展医院感染、抗菌药物管理培训督导20余次,不断完善我区医疗质控管理能力。突出重点专科建设,威海卫人民医院骨科被评为县域省级重点专科。环翠区妇幼保健院顺利升级为二级妇幼保健院。

夯实“医校共建”,威海口腔医院作为滨州医学院口腔专业教学医院,接收实习见习学生28人;在孙家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实习基地;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组建儿童康复专家团队,常驻威海分院开展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累计诊疗患儿1.4万人次。

立足强基层、补短板,为镇卫生院购置CT、诊断治疗、检验、手术室等设备。首次为村卫生室岗位对口招录40名编外人员;投入85万元,完成12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全区46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中医药传承

创新发展稳步推进


创新中医住院管理模式,8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将针灸类36个病种纳入“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在9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艾灸体验馆,推广普及中医药艾灸技术,累计服务4万余人次。

创新试点

智慧医疗服务


统筹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搭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广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实现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试点开展省级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广电网络电视平台,首次探索将医养结合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实现视频问诊和线上购买医养服务。

投入79万元,在张村镇建设总面积400平方米的智慧化接种门诊,配备了智慧化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和智能冰箱,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实行自助服务、智能导诊,接种全程数据可视,真正实现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接种全程可追溯的智慧化接种管理。

医养融合

发展实现深度突破


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25处养老机构全部签订医养合作协议,提供定期巡诊、家医签约、个性服务包等服务,实现了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

依托鲸园和竹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家庭病床试点,帮助部分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参保患者解决就医问题。

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9处评估中心,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养老需求评估,累计评估4230人,评估方法在全市推广。

重点人群

健康服务有保障


保障高龄老年人补贴发放到位,2020年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长寿补贴1.9万余人次,共计143余万元。

为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购买家政服务64.6万元,发放慰问品50余万元。各项计生惠民政策共惠及24475人次,发放资金2380余万元。

切实落实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产前筛查、免费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儿童龋病预防治疗等妇幼项目,累计服务14117人。


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科学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等应急方案。

先后派出3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6名医护人员奔赴烟威定点救治医院支援救治工作,规范设置2处发热门诊、9处发热哨点和3处PCR实验室,配备2台方舱CT、3台负压救护车,强化常态化防控,全区2200多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医疗救治、居家隔离、复工复产、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系统内4名同志被评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5名同志获得市级表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