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喜获“国家卫生城市”奖牌
发布时间:2021-04-19 08:4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



4月14日,山东省第33个爱国卫生月暨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现场活动在济南市商河县贾庄镇孟庄铺村孟子书院广场举行。荣成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王焓,参加活动并代表荣成市接受“国家卫生城市”牌匾,标志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荣成市于2018年5月,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按照“为民、利民、惠民”的创建理念,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市一盘棋”思想,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创建格局,全力打造了“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城市品牌,不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荣成建设成为环境整洁优美、人们生活舒适、社会管理有序,各项基础设施完备的国家卫生城市,奋力谱写中国梦荣成篇章。

一、把推动共建共享贯穿创卫全过程,发动全民参与,凝聚工作合力

成立了市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创卫办公室,30多个成员单位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创卫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职责明确的联动机制、 挂图作战、台账管理的推进机制、 双线督查机制,广泛发动、协调联动;在城市主干道、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安装公益广告牌4300多处,印发《健康素养66条》《创卫倡议书》等各类宣传材料30万份,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创卫志愿者行动等主题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范围。

二、把完善基础设施贯穿创卫全过程,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新建和改造半岛环海路、观海路、青山路等道路40多条、110多公里,打通10条断头路,修补城区破损路面33万平方米;打造了十里河绿轴、樱花湖体育公园等30多处大型公园广场,建设了40多个街景小品、口袋公园,新增公共绿地230万平米;启动实施了5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对82个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固废综合处理与应用产业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处理率达到100%。配备各类垃圾分类运输车93辆、分类垃圾桶3.3万个,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启动实施了以通暖、通气、通水、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延伸工程,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7.2%。

三、把整治突出问题贯穿创卫全过程,回应群众关切,改善城市细节

新建占地5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农贸市场,今年8月份可投入使用,对黎明、新世纪等5处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对26处农村大集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开展 “四清”行动,实施城市占道经营专项整治。部署启动了空气质量、饮水安全等14个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了桑沟湾、东楮岛等12个岸线修复项目。

四、把建立长效机制贯穿创卫全过程,规范城市管理,形成刚性约束

制定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市区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净化行动工作方案》等50余项制度文件,确保城市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成立了数字化城管办公室,开发了“全民城管”手机APP,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指挥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建立“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推出12大类160项守信激励产品,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社会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启动实施了27个智慧应用项目,打造了“人、产、城、境、管、信”六大功能模块,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智慧管控。

五、把保障群众健康贯穿创卫全过程,培养健康行为,提升健康水平

实施了石岛人民医院、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等一批重大医疗设施建设,对23所镇卫生院、436处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改造,构建了“十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成立了16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18家知名医院、64名国内著名专家开展合作;实施了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H型高血压和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以H型高血压规范管理为抓手的慢性病综合防控“荣成模式”在全国推广;深入推进“一评二控三减四健”等专项行动,累计创建10大类、1500多个健康示范场所,开展疾病防控专题讲座和应急救护培训,累计开展培训2100余场次、培训群众8万多人,培养应急救护骨干1000名。每年举办滨海国际马拉松、国际航空嘉年华等多项高规格赛事,开展各类体育惠民活动4000余场。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荣成市将以更加高昂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坚定不移地将创卫工作推向深入,为建设生态宜居幸福荣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