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 | ||||
| ||||
1、止血方法 ①初步判断出血速度、出血量,是否为动脉出血。 ②首先采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③其次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④用止血带应每小时放松1 次,每次1~2分钟。 ⑤尽快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人员到现场急救伤员,防止休克。 ⑥迅速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包扎方法 ①对伤口必须进行包扎,尤其是出血多、合并骨折、内脏外露、异物刺入人体的紧急情况下。 ②包扎伤口可用绷带、三角巾以及就地取材的替代品。 ③包扎的基本方法:先在受伤的部位放一块敷料(纱布),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等扎好。 ④内脏外露的伤口的包扎,注意不可将内脏送回腹腔内,应该用干净、消毒的纱布围成一圈保护,或者用干净饭碗扣住已脱出的内脏,再进行包扎。 ⑤异物刺入体内,切忌拔出,应该先用棉垫等物将异物固定住再包扎。
3、休克急救方法 ①识别早期休克。 ②病人平卧位,不用枕头,下肢抬高约30度。 ③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抢救。 ④尽量不搬动病人,如必须搬动,动作应尽可能轻柔。 ⑤可以给病人吸氧气。
4、昏迷急救方法 ①昏迷病人应去枕平卧位,头后仰并偏向一侧。 ②注意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使呼吸道畅通,防止发生窒息。 ③不要随意移动病人。 ④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脏复苏。 ⑤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⑥协助急救医生识别昏迷的病因。
5、低血糖的救治 症状:
救护方法:帮助患者坐下或躺下,让其进甜食;如已经意识不清,保持其呼吸顺畅,置于复原卧位;及早寻求医疗帮助.
6、呼吸困难急救方法 ①识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②半坐位,或者使足下垂,停止活动。 ③吸氧。 ④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急救医生到现场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护送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7、心绞痛 ①初次发作心绞痛,一定要进行心电图检查。 ②心绞痛发作时尽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有条件时吸氧疗法。 ③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过后到医院看病,最好乘车前往,不要骑自行车或步行,以免加重病情。 ④心绞痛发作30分钟以上,服硝酸甘油和吸氧均不能减轻,及时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急救。
8、脑中风 ①病人摔倒在地,应就近移至易于处置的地方,移动时,应由1人托住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的位置。 ②昏迷病人应平卧位,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吸。 ③病人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④尽快呼叫"120"急救服务,请急救医生前来抢救病人。 ⑤病情稳定后,在严密监护下送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搬运病人时尽量保持平稳。
9、急性心肌梗死 ①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和早期表现。 ②舌下含硝酸甘油、吸氧气。 ③就地卧床休息,绝对禁止来回走动或乱搬动病人。 ④身边的人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报告病情,请急救医生上门急救,或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请求出诊。 ⑤在医生到来之前,守候在病人身边。一旦发生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0、糖尿病 ①过去有糖尿病史,突然昏迷,又找不到其他原因,首先怀疑糖尿病昏迷。 ②按昏迷的急救原则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③呼叫"120"急救人员,将病人送到医院,首先要检查血糖,以确定病情治疗方向。 ④不要随便给昏迷病人喂食糖水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11、气道异物 ①及早识别气道异物阻塞的紧急情况:病人突然不能说话,面色、唇色很快青紫发绀,神志不清、呼吸停止。 ②尽快解除呼吸道的阻塞。可使用:咳嗽法、腹部冲击法(海氏手法)、拍背法、手指掏取法。 ③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 ④发生窒息,未采取急救措施,不要着急送医院。 ⑤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应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 ⑥落入呼吸道深处的异物,只能将病人送到有耳鼻喉科的医院去取出来
小儿气道异物: ①及早识别小儿呼吸道异物阻塞,一边急救,一边向"120"呼救。 ②如果小儿尚能说话、哭叫、咳嗽、能配合,应鼓励其用力咳嗽,试图咳出异物。 ③拍背和胸、腹部推击法反复进行,直到排出异物或急救人员到达。 ④检查口腔有无排出的异物,设法取出。 ⑤呼吸停止者,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⑥落入呼吸道深处的异物,应尽快将幼儿送到有耳鼻喉专科的医院,用手术器械取出来。
12、癫痫 ①发作时注意防止摔倒、碰伤。 ②神志不清病人头侧位,使唾液和呕吐物尽量流出口外,防止窒息。 ③发作时不要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 ④发作后尽可能减少搬动,让病人适当休息,可给吸氧气。 ⑤首次癫痫大发作,一定要立即呼叫"120"急救电话。 ⑥小儿惊厥尽快送到有儿科的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13、急性腹痛 ①首先根据腹痛的位置、性质、其他症状,考虑最可能的病因,争取最有效的治疗。 ②不要使用强力止痛药或多次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③平卧在床,双腿弯曲,有利于减轻腹痛。 ④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14、心脏骤停 ①及早识别心脏骤停的病人。 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 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15、心律失常 ①安静卧床休息,切忌活动。 ②吸氧气。 ③呼叫"120"急救服务,争取在发病现场做心电图检查。 ④急救医生在现场进行针对性治疗。 ⑤病情稳定之后护送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16、淹溺 ①首先保持呼吸道畅通。声速清除口腔、鼻咽部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 ②平卧位,头侧向一侧或俯卧位,面朝下。 ③不强调"控水",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④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口唇青紫明显,神志不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⑤呼叫急救人员前来救援。
17、触电 ①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②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 ③保持呼吸道畅通。 ④立即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坚持长时间进行。 ⑥妥善处理局部电烧伤的伤口。
18、一氧化碳中毒 ①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②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③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④呼叫120急救服务。 ⑤争取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减少后遗症。
19、高处坠落伤 ①坠落在地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 ②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 ③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 ④注意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椎,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20、食物中毒 ①及早识别食物中毒。 ②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③发生群体中毒(多人中毒)事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局、卫生防疫站报告,同时向当地"120"急救中心呼救。 ④重症病人送医院进一步急救或进行特殊的或特效的抗毒治疗。
21、狗咬伤 ①被"疯狗"咬伤或怀疑"疯狗"咬伤,应积极按防治狂犬病处理。 ②在伤后2小时内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③伤后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22、刃器刺伤 ①刺伤的刃器如还留在身体上,切忌立即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应将其固定好,一并送医院。 ②腹部刺伤肠管脱出不可送回腹腔内,先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干净碗扣住肠管,再包扎、固定。 ③胸背部刺伤造成开放性气胸,应先封闭伤口。 ④刺伤须注意预防破伤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3、骨折 ①识别骨折的共同症状--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②正确固定骨折。 ③正确搬运脊柱骨折病人。
24、火灾 火灾的避险逃生:①扑灭初起火源。 ②打119、120电话报警。 ③选择安全的逃生路线,寻找安全地点避险。 ④从烟火中逃生,应注意防护口鼻,俯身行走和匍匐逃生,防止烟气熏呛和中毒。 ⑤楼下着火,楼上的人员应关闭通向走廊和阳台的门窗,在室内和阳台上待援,切忌跳楼和往楼下的火场跑。 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逃生时切忌乘坐电梯。 ⑦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应保持镇静、切忌慌乱,有组织的按秩序从多个安全出口按上述逃生原则尽快疏散逃生。但是要防止拥挤、踩踏伤人。
火灾急救:①迅速熄灭身体上的火焰,减轻烧伤。 ②用冷水冲洗、冷敷或浸泡肢体,降低皮肤温度。 ③用干净纱布或被单覆盖和包裹烧伤创面,切忌在烧伤处涂各种药水和药膏。 ④可给烧伤伤员口服自制烧伤饮料糖盐水,切忌给烧伤伤员喝白开水。 ⑤搬运烧伤伤员,动作要轻柔、平稳,尽量不要拖拉、滚动,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25、烧烫伤 ①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②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③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④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⑤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⑥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⑦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26、毒蛇咬伤 ①蛇咬伤后,一时识别不出是否为毒蛇咬伤,先按毒蛇咬伤急救。 ②就地急救处理,切忌跑动。 ③在伤口上方扎紧止血带。 ④切开伤口,挤出毒液。 ⑤用火烧烙蛇咬伤部位。 ⑥应用蛇药解毒:口服蛇药片和用蛇药外敷伤口周围。 ⑦经上述紧急处理后,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27、中暑 ①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 ②尽快冷却降温:冷敷头颈部、腋下,或者用温水或酒精进行全身擦浴。 ③饮服绿豆汤或淡盐水、西瓜水解暑。 ④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⑤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28、勒缢(上吊) ①尽快解除颈部悬吊和勒索物,应先抱住自缢者身体,再将绳索开或割断,防止摔伤。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双手向上推挤病人上腹部数下,打开气道。 ③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④在严密监护下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29、踝关节扭伤 ①扭伤后,立即停止活动。 ②冷敷受伤部位,24小时后再进行热敷。 ③不要按摩推拿受伤部位。 ④到医院去进行X线检查排除骨折。
30、心肺复苏 确定神志 原地给患者畅通气道 检查呼吸(3-5秒) 若呼吸停止 检查脉博 若脉博停止跳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