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好护士”风采展示(二)
发布时间:2023-05-30 11: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


一年一度,又迎国际护士节。

“因为有你,这个世界更美丽。”在一家医院,一位患者在给医护人员的便笺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句话,作为今天献给“白衣天使”的致敬词,再合适不过。

为增强护理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营造全社会共同尊敬关心爱护护理工作者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评选出15名“威海好护士”作为典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批“白衣天使”,倾听他们的一线故事。

孙晓燕

威海市中医院血液净化科护理组护士长、主管护师

开机、自检、安装透析器、安装透析管路、预冲……早上6时,孙晓燕已忙碌起来,为当天第一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透前的准备。这一习惯,她已保持19年。

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7年以来,孙晓燕养成的习惯,还有很多:老年患者经常用现金缴费、买药,她就常备现金;60多岁的患者王阿姨经济拮据,她常为她带些日用品和换洗衣物;患者姜婉(化名)低血糖,她兜里每天都装有一颗大白兔奶糖……这些事,琐碎、繁杂,孙晓燕却一直在坚持,因为在她看来,雷打不动的一周三次透析疗程,让患者和护士之间产生出不一样的情谊,“好朋友也做不到每周见三次面吧”。

血液透析患者,有的需要科学诊疗,有的则需要用心治“心病”。建微信群,是孙晓燕开出的一剂“药方”。群里除了医生、护士、患者,还有家属、朋友,共140多号人。孙晓燕的微信响个不停,凌晨3点还有患者问:“我要到外地参加一个朋友婚礼,不能按时透析,怎么办?”她像一台永远在线的应答机,一一回复各种提问。

问及为什么能坚持,孙晓燕回答得直接又坦荡:“能被人需要,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纪竹霞

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外科系统科护士长 ICU护士长、主管护师

日前,纪竹霞接到一通电话。面对患者家属的连声感谢,她显然不习惯“自我表扬”,一开口就透着些难为情:“我只不过做了应该做的,真的没啥好谢的。”

感谢,源于一个月前的一名患者。当时送进ICU时,正赶上纪竹霞上夜班,诊断结果显示是羊水栓塞、DIC,在ICU工作了16年的她很清楚,羊水栓塞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60%,可以说,这是一场生命的“闯关赛”,她配合医生最终抢救成功。虽然见过许多生死离别的场面,那一瞬间,她再次落泪。“在这里,能看到太多大家为抢救生命不放弃的职业坚守。”

坚守,还在以传承的方式进行。2021年,纪竹霞开始负责全院护士培训及实习生带教工作,更多年轻护士接过了这支接力棒,开始拔节生长。近一年来,科室护士拿下了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卫生行业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威海市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特等奖等。“从一个人冲锋到一群人战斗,南丁格尔精神一直都在。”纪竹霞说。

杜   霞

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护士长兼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全球致死率排名第一的是哪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是心脑血管疾病。杜霞面对的,正是此类患者。

说到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杜霞很有发言权。担任神经内科护士长15年来,她发现172次脑疝先兆、急性心梗等病情变化,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参加过200余次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直接护理病人达15449例,无任何差错事故发生。

工作越久,杜霞发现了一个明显趋势:患者群体正在年轻化。怎样才能预防?她不断在思索这个问题,最终想出了一个“低成本”的办法,决定向前一步,通过健康宣教,提升百姓的保健意识,以此减少发病、预防疾病。

15年来,杜霞每月都要下乡镇、进社区,向民众宣讲脑血管病防控知识,受益人群有5000多人。“死磕”这件事,回报也随之而来,她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红手环志愿者,前不久又“捧回”优秀南丁格尔志愿者的称号。

这两天,杜霞又在忙着做一套PPT,新一次的宣讲已经酝酿完毕。这次宣教的人群是出租车司机,群体不同、工作性质不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每次宣教,都是‘量身定做’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防患未然的效果。”

连凯敏

荣成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对人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化不良、胃疼胃酸……生活中许多常见病都与脾胃息息相关,中医院脾胃科的病号常常是人满为患,这对科室护理工作意味着更大的工作压力。

去年夏天,医院脾胃科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患者入院时神志恍惚,身上、床上全是夹杂着血腥味的呕吐物。连凯敏仔细地为其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呕吐物。当时,呕吐物黏附在口腔各处,难以清理,连凯敏一遍一遍地擦拭,一遍一遍地清洗才得以清理完毕。

炎热的天气,连凯敏因为常常弯腰,一顿忙活下来,已是浑身大汗,腰酸背疼。旁边床的患者悄悄地问她:“你不嫌脏吗?”连凯敏笑着说:“在我们心中,抢救生命解除患者痛苦更干净,更神圣!”

身为脾胃科护士长,连凯敏总是身先士卒,不嫌脏累。“用微笑代替冷漠”是她常对护士们提的要求。

“咱们多解释一句、多服务一步,病人就能多一份安心、多一份舒心。”在科室,连凯敏贴心地开展了“入院接,出院送,检查陪”等暖心服务,让许多来到脾胃科的患者感受到温暖,科室患者满意度连年提升。

房亮亮

威海市立医院介入放射科主管护师

介入放射科,对许多人来说神秘而陌生。作为医院的核心堡垒之一,介入放射科承载着全院介入放射检查。这里几乎所有的手术要在X射线的引导下完成,为了防止辐射带来的伤害,医护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要身穿一套20多斤重的铅制防护服。房亮亮就是这里的其中一位“铅衣战士”。

“有一位急性心梗患者,需要马上进行手术!”一次夜间急诊,房亮亮接到紧急通知,仅用13分钟从家赶到科室,迅速启动导管室,为病人进行术前准备。那是一位60多岁的男性,胸疼难忍,极度烦躁。身穿20斤的铅衣,房亮亮伏在病人头侧耐心地安慰他,并密切配合医生开展手术。

“不好!患者出现室颤!”手术中,房亮亮发现病人突然出现室颤情况后,迅速告知医生,冲到床边,开展除颤工作。争分夺秒的抢救,最终保证了手术顺利完成,病人转危为安。

不顾射线的伤害,忘记了铅衣的沉重,忘记了后背的汗水,身为科室护理骨干,房亮亮就是这样凭着过硬的操作技能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冲在抢救一线。工作之余,房亮亮还不断总结经验,参编了《临床常见病护理实践》等3部著作,发表了《老年高危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等6篇论文及专利一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