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压防治知识 | ||||
| ||||
2024年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在此为大家介绍老年人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一)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每10个人当中就有6个患高血压。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等问题,因此老年人高血压有5大特点: 1.收缩压高而舒张压不高,脉压增大。老年人收缩压越高,脉压越大,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越大。 2.血压波动大。老年人容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测量血压远高于家庭自测血压;容易发生“清晨高血压”“夜间低血压”或“夜间高血压”,影响治疗效果,发生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大。 3.容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老年人在站起时容易头晕,可能就是发生了直立性低血压。此外,餐食也会造成血压的波动。 4.并发症多且严重。多种疾病并存,例如“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脏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用药种类和数量多,易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5.假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是指用普通袖带测压法所测血压值高于经动脉穿刺直接测的血压值。多见于老年人及尿毒症、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患者。当高血压患者出现降压药物治疗无效及长期高血压或严重高血压而无靶器官损害时,要高度怀疑假性高血压。 (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65至79岁的高血压患者,应当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耐受良好,可继续治疗,长期稳定在130mmHg以下。 80岁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高于150mmHg时,应当服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衰弱的高龄老年人应注意监测血压,降压速度不宜过快,降压水平不宜过低。 (三)高血压的危害: 1.高血压加重动脉硬化的进展,导致心脑肾靶器官损害; 2.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外周血管病、眼底病。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并发症有“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3.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人数是心肌梗死的5倍。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