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毒蘑菇中毒 | ||||
| ||||
毒蘑菇含有多种毒素,毒性强烈,可损害肝、肾、心及神经系统等,即使是微量被吸收到体内也很危险。中毒者往往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视、精神错乱、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等症状。 预防与应对 ※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人采摘野生蘑菇,其他人不要凭想当然采摘野生蘑菇,以免误食中毒。 ※烹调蘑菇时一定要炒熟煮透,不可食用半生不熟的蘑菇。另外,装盛蘑菇的用具一定要生熟分开,避免生熟混杂。 ※最好不要多种蘑菇一起食用,并控制一次进食蘑菇的总量。 ※食用市售蘑菇(特别是野生蘑菇干品)时,一定要仔细挑选,如有异样者应挑除,避免不同品种或有毒蘑菇被误食。 食用蘑菇中毒时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留毒蕈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在等待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后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为补偿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误吸。 ※有寒战患者应加盖毛毯保温。 温馨提示 ※一般而言,凡色彩鲜艳、有疣、斑、沟裂、生泡流浆,有蕈环、蕈托及奇形怪状的野蘑菇皆不能食用。但需知有部分毒蘑菇包括剧毒的毒伞、白毒伞等皆与可食蘑菇极为相似,故如无充分把握,仍以不随便采食野蘑菇为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