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发烧
发布时间:2025-01-13 14: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号:[ ]


正常人腋下体温为36℃~37℃,当腋下体温超过37.2℃时,就是发烧了。成人体温超过39℃、小儿体温超过40℃,就是高烧。许多种疾病都可能伴有发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体斗争的表现,一般不必着急降温。但如果是持续性高烧,就可能对患者不利,特别是小儿,高烧可能引起抽搐,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降温方法:

1.降低环境温度,脱去部分衣服等。

2.多喝水,多排尿。

3.温水擦浴。

4.用冷湿毛巾或冰袋放额头、腋窝、腹股沟处冷敷,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如果体温超过38.5℃,用一般方法不能降温,就应服用退烧药。如果高烧不退,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婴幼儿高烧容易引起惊厥(抽搐),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肌肉痉挛,需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解开患者的衣扣,以免影响呼吸。

2.将患者头歪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呕吐物排出。

3.冷敷降温,并迅速送到医院就诊。

发热时饮食注意

首先要多喝水,保证液体入量。发热时患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要多喝白开水,出汗多时还要在水中略加些盐,以补充丢失的盐分。其次,发热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导致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疾病本身可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会出现电解质和热量摄入不足,因此除了多喝白开水以外还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热量的食物,如苹果、菜汤、大米粥、牛奶等,应少食多餐,以每日6~7次为宜。当发热,但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严重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不应过度忌口。母乳喂养患儿应少量多次哺喂,以免引起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人工喂养患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粥、面条等;幼儿及较大年龄儿童发热期应给予流食、半流食或软食,宜清淡,不油腻,忌辛辣、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另外,退热后饮食不应恢复太快或急于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肠不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