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3) | ||||
| ||||
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治理体系。这次疫情是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一次集中检验。我们要加强和发挥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完善全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更好预防和应对今后的疫情。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听取发展中国家意见,更好反映发展中国家合理诉求。要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打击虚假信息能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能力。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进抗疫国际合作》(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51页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中国得到很多国家支持和帮助,中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去年五月,我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宣布中国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五项举措,正在抓紧落实。在产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中国履行承诺,向八十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四十三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以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二十亿美元援助,向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十三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为全球供应了二千八百多亿只口罩、三十四亿多件防护服、四十多亿份检测试剂盒。中非建立了四十一个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项目已于去年年底正式开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总额超过十三亿美元,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 《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推进抗疫国际合作》(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51-352页 要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安全挑战,加强生物安全政策制定、风险评估、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交流。要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制定“二〇二〇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2021年9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01页 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面对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纪疫情,国际社会打响了一场顽强的阻击战。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一百九十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抗疫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疫情反复延宕,病毒变异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无端“甩锅”,都会贻误战机、干扰大局。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别是要用好疫苗这个有力武器,确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进接种速度,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把生命健康守护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已向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二十亿剂疫苗。中国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十亿剂疫苗,其中六亿剂为无偿援助,还将无偿向东盟国家提供一亿五千万剂疫苗。 《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83-484页 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致青蒿素问世五十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的贺信(2022年4月25日),《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给第十九批援中非中国医疗队队员的回信》(2023年2月9日),《人民日报》2023年2月11日 过去三年,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抗疫历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得到了许多国家和人民的真诚帮助,我们也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全球抗疫,同各国一道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拉紧彼此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纽带。 在接受外国驻华大使递交国书时的讲话 (2023年4月24日),《人民日报》2023年4月25日 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宗旨相融相通。中国秉持人民至上理念,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面对新冠疫情不仅保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开展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事实证明,中国是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积极拥护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中方愿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一步密切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在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时的谈话(2023年9月5日),《人民日报》2023年9月6日 卫生健康伙伴行动。中方愿同非方成立中非医院联盟,共建联合医学中心。向非洲派遣二千名医疗队员,实施二十个医疗卫生和抗疟项目,推动中国企业投资药品生产,继续对非洲遭遇的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非洲疾控中心建设,提升非洲各国公共卫生能力。 《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2024年9月5日),《人民日报》2024年9月6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