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3) | ||||
| ||||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因素当中,生物学因素占百分之十五、环境影响占百分之十七、行为和生活方式占百分之六十、医疗服务仅占百分之八。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但活得长并不代表活得健康。相关研究显示,二〇一三年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为六十七点九岁,比当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少八年多。这同人民健康素养水平低、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不强有直接关系。很多群众缺乏保护健康所需要的基本医疗知识、药品保存使用知识、传染病预防等卫生知识,很多人不具备基本养生保健常识,也不知道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见慢性病。“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据有关调查,我国仅有百分之十一点二的居民能够保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很多居民有吸烟酗酒、经常熬夜、久坐不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营养失衡、药物依赖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诱发慢性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健康养生、祛病健身。要从小抓起,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人民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要多用人民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让健康知识植入人心,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要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加强全国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坚决打击毒品犯罪活动。要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广泛开展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防范疾病传播。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要教育引导人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中国人讲究饮食、讲究亲朋聚宴,但也有胡吃海喝的不好习惯,不把人灌醉不算尽兴,这种做法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有的人什么东西都吃,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越怪异越要吃,不吃出病来才怪!很多人反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来,自己的健康素质有了提高,“三高”都降下来了,这就是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果。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创新全民健身体制机制,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要向社会开放,很多场地设施长期闲置,没有发挥功效。我一直强调青少年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体育设施要配足适用,让广大人民群众靠得近、用得上,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对健康教育要加以规范。老百姓都关心自己的健康,一些人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情进行欺诈活动。社会上假借普及健康知识的名义兜售非法保健品、药品者不时冒出,什么“京城神医”,什么“健康教母”,其实目的就是敛财,结果不只是骗钱骗物,有的简直谋财害命了。健康教育专业性很强,不能什么机构和人物都可以在那里大搞健康咨询、讲座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图书网络等都要把好关,不能给这种虚假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传播渠道和平台。打着健康牌子的非法活动危害群众健康,必须规范管理,对违法犯罪的要依法予以惩处。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对健康的理解不能只限于生理方面,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我国古代历来强调“形神共养”,主张将调神养心摆在优先位置。华佗就说:“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阐述是:健康是指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皆健全。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对精神疾病,还要做好综合管理工作,重点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减少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8月19日)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