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 成功开展PET/CT 18F-AV45淀粉样蛋白显像技术
发布时间:2025-04-07 15: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字号:[ ]


近期,威海市立医院脑机智能医疗应用联合实验室核医学科和神经内科专业团队,成功开展国际先进的PET/CT 18F-AV45淀粉样蛋白显像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异性示踪剂Flobetapir(18F-AV45),实现脑内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无创、可视化检测,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精准鉴别及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标志着我院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领域迈入新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众多痴呆类型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核心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以及视空间能力损害等,这些症状会逐渐加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关键。

一、什么是18F-AV45 PET/CT显像?

18F-AV45是一种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特异性示踪剂。在静脉注射后,此示踪剂能够穿透血脑屏障,并与脑内的异常β-淀粉样斑块特异性结合。PET/CT显像则能精准捕捉示踪剂的分布情况,进而生成三维脑代谢图像。若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阳性结果),则提示存在阿尔茨海默病特征性病理改变;反之(阴性结果),则可基本可排除该病理改变。

(阳性结果:额叶、顶叶、颞叶、后扣带回、枕叶皮质可见18F-AV45摄取,与邻近白质分界不清,冠状位呈现“夏树征”,矢状位呈现“亲吻征”,横断位呈现“平原征”)


(阴性结果:额叶、顶叶、颞叶、后扣带回、枕叶皮质未见18F-AV45异常摄取,与邻近白质分界清楚,冠状位呈现“冬树征、卡通手征、钻石征”,矢状位无“亲吻征”,横断位呈现“山脊征”)


二、为什么AV45-PET/CT对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至关重要?

1. 超早期发现,抢占治疗先机

阿尔茨海默病在出现明显记忆减退前,大脑已发生Aβ异常沉积。AV45-PET/CT可在临床前阶段(无症状期)或轻度认知障碍(MCI)阶段发现异常,比传统诊断方法提前 5-10年,从而更早的进行干预或治疗。

2. 精准鉴别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痴呆

其他类型痴呆(如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病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AV45-PET/CT可明确 Aβ沉积模式,帮助医生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3. 指导新药治疗,评估疗效

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为抗淀粉样蛋白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评估提供可视化依据,便于评估治疗效果。

三、谁需要做AV45-PET/CT?

1. 高风险人群筛查

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病);APOEε4基因携带者(遗传易感人群);长期主观认知下降(SCD),如频繁忘事、找词困难。

2. 临床疑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轻度认知障碍(MCI),尤其是记忆型MCI;原因不明的痴呆,需排除阿尔茨海默病可能。

3. 参与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临床试验者

许多研究要求受试者提供 Aβ-PET证据,以确认是否符合入组标准。

四、AV45-PET/CT检查流程

1. 检查前准备

患者无需禁食,可正常饮食或喝水。

2. 检查过程(约2小时)

注射示踪剂:静脉注射AV45,等待50-70分钟使其分布至大脑。

PET/CT扫描:平躺15-20分钟,设备采集脑部Aβ分布图像。

专家分析:通过定量或视觉评估,判断Aβ沉积程度(阳性/阴性)。

3. 检查后注意事项

多喝水促进示踪剂代谢,24小时内避免接触婴幼儿及孕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